語文政策 |
1. 初中各級中文科主要以普通話教學,大部分班別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公開考試科目多以英語應考。 <br>2. 透過中英普早會營造語言應用氛圍;編製校本中英文早讀材料、舉辦讀書會和閱讀周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br>3. 英文科安排同學應考國際認可的資歷試,每年舉辦英語周、萬聖節英語日等活動。中文科安排學生參加多項比賽,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設學習領域統籌員,加強學科協作; <br>2. 檢討公開試及校內測考成績,調適教學策略。參與考評局Research Study on Predicted Levels of HKDSE Subjects,提升教師對公開考試要求的認識; <br>3. 部分科目採用分組教學; <br>4. 各科組推動電子學習及STEAM教育; <br>5. 各科透過合作學習、適異性教學策略等,照顧學習多樣性; <br>6. 各科重視「促進學習的評估」; <br>7. 設學習支援組,統籌課後增潤課程; <br>8. 全年舉行各兩次觀課評核及課業檢視,提升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成效。 <br>9. 參加各類協作計劃,提升學與教成效。 <br>10. 安排同學參加IELTS、劍橋英語考試PTE、TOEFL、TOEIC等國際認可英語資歷認證,參加ICAS、SASMO、VANDA等國際學科評估,以及各類文憑試模擬試。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提供14個選修科,學生按興趣及能力修讀2-3科。<br>2. 課程重點: <br>(1) 成立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教育組(STEAM),統籌有關領域的課程發展。<br>(2) 各科鼓勵同學在思考、討論、匯報、總結的課堂過程中建構知識,發展共通能力。<br>(3) 各科採取促進學習的持續評估,引入學生自評及同儕互評,務求評估項目多元化。<br>(4) 透過聯課活動,訓練解難、協作及批判思考等能力。<br>(5) 成立資優教育組,栽培資優學生,安排學生參加全港各類賽事。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訓輔採用全校參與模式,定期召開教訓輔聯席會議,探討學生成長需要。初中定期舉辦「班本經營」和「成長課」。<br>2. 部分科目按能力分組上課,集中照顧學習多樣性。<br>3. 成立學習支援組,舉辦各類增潤強化課程及暑期綜合班,另為有需要的同學舉辦溫習班。<br>4. 成立融合教育統籌小組,另聘專業輔導員,與教育心理學家、駐校社工緊密聯繫,支援學生。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校園,融合教育統籌小組以「全校參與」模式運作,與不同組別保持緊密溝通,支援有需要的學生。善用各項津貼和校外資源,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如:開辦功課輔導班;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執行能力培育計劃、制定個別學習計劃、安排言語治療服務、提供家課及測考調適。學校經常策劃共融活動;「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通識多角度思考訓練課程」等支援活動。通過面談、家長日、家長工作坊等,與家長商議支援學生的安排。與駐校教育心理學家、臨牀心理學家、專科醫生及駐校社工保持緊密聯繫,擬定各項支援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1.重視家長意見,家長校董及家教會委員均由家長選出。<br>2.成立家長資源中心。家教會每年舉辦學生舊書買賣、舊樂器買賣;春節水仙花義賣;中秋、聖誕、農曆新年向全體師生派發月餅、水果、糖果等禮物。舉行燒烤會、手工藝班、拉丁舞班及境外考察交流等活動。<br>3.家長協助接待來訪的教育機構。家長校董李美蓮女士在2014年獲選為「十大傑出家長教師會領袖」 |
校風 |
1.校風純樸,學生知禮守規,尊敬師長,友愛同學; <br>2.學習風氣濃厚,有各類課後增潤課程,圖書館設晚間自修時段; <br>3.營造健康校園,培養融洽師生關係; <br>4.提倡學藝雙修,讓同學在學業及體藝均有傑出表現; <br>5.重視關懷社區,鼓勵義工服務,成立長者學苑,服務長者。 |
學校發展計劃 |
1. 理順「華湘人」文化,強化價值教育,培養學生正向人格,深化關愛文化。<br>2. 培育學生「反思求進、自我完善」的精神,持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個人潛能,營造重學氛圍。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1. 每年舉辦多次教師專業發展日,內容針對課程發展、學生學習、家長溝通等不同範疇。<br>2. 拜訪海外及國內教育團體,汲取教育經驗。 <br>3. 鼓勵教師擔任公開試閱卷員,掌握考試趨勢,並在不同層面的教育委員會出任公職。<br>4. 推動同儕觀課文化,定期舉行教學經驗分享會。 <br>5. 多位教師曾獲得教育工作者聯會嘉許為傑出教師。 <br>6. 歷史科傅潤偉老師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18/2019)。 |
全方位學習 |
分為五大範疇:體育、學術、興趣、制服隊伍與社會服務,共設36個學會如:環保及園藝、棒壘球、傳理、戲劇、攝影及攝錄、演辯、童軍等,發掘同學的潛能,建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學習團隊合作精神。另有音樂潛能發展隊伍,包括中西樂團、步操管樂團、合唱團等等。一人一音課程則提供各類中西樂器訓練,其中手鈴隊、豎琴隊、風笛隊等,在學界頗受好評。每年與不同的機構合辦各類領袖訓練、歷奇鍛鍊等活動,培養同學的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