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為學生提供兩文三語學習,裝備多元而穩固的語言優勢。除少數科目,如中國歷史、視藝和宗教教育科外,本校採用英語授課,又於中一及中二級採用普誦話教授中國語文科。英文教師每天均以英語與學生溝通,逢星期二、五為全校英文日,星期四為普通話日,每年舉辦離岸考察學習團及與海外姊妹學校進行交流活動,致力營造語言環境。透過跨課程語文學習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促進初中英文科與其他英語授課科目之協作,加強跨科課程設計、共同備課、教學法研究等多方面協作,以銜接高中學習。教育局亦曾邀請宣基的英國語文科及中國語文科參加專業發展學校計劃,以校本策略、經驗進行專業示範。學校更聘任兩名外籍英語教師,加強英語氛圍。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透過專業培訓、共同備課與觀課交流,發揮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效能。教師採用實證為本的教學策略推動深度學習和培育學生成為懂得自我激勵的學習者。多元課程包括STEAM主題式專題研習,培育學生高階思維及學術涵養。學校建構兩文三語學習環境,並透過多元閱讀策略、豐富學術活動、各種資優培訓計劃、資訊科技學習系統,BYOD策略、優化學生終身學習之能力。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中四學生可從十個科目中選修三科,又設延伸數學單元一及二供學生選修。高中學生可於中五、中六時選擇修讀應用學習課程(模式一)。校方按學生的能力及興趣分配選科。<br>2. 課程重點:初中課程著重均衡和多元化,以照顧學生全人發展的需要。本校於中一、二設有英國文學科,進一步鞏固學生英語能力。中國語文科大力推廣「學思達」教學法,鼓勵學生更全面學習語文。學校在初中開設校本STEAM主題式專題研習科,並在初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引入人工智能課程,讓學生緊貼創科教育洪流。此外,學校大力推行電子學習及配合「BYOD」策略,讓學校各科建立各自的「二十一世紀未來教室」(SK Suite),充實學生學習。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設中文(資優培訓班)、英文(English Society, Toastmasters Club, English Debate Team)、數學及物理(奧林匹克隊)、綜合科學(宣基科研隊)、音體視藝等科目均設抽離式資優培訓。中六級課後設有公開試拔尖及鞏固班,英文及數學均設有課後學術班,暑假期間更設英數基礎鞏固班及進深班,以及中一級設暑期英語銜接課程。正規課堂內,學校於中一英文科及於高中在各科進行小班教學,以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及適切支援服務,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能,融入校園生活。學生支援小組主要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訓導組、輔導組及學務行政組負責人、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教學活動助理。支援小組與班主任及各科組緊密配合和協作,一同支援有需要的學生。學校因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提供適切的支援,例如:初中英文科及數學科推行小組教學及額外課程,幫助照顧有需要學生;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家課和測考調適;安排言語治療服務;開辦社交訓練小組及義工訓練小組,培訓社交技巧、協助能力及解難能力,以提升同學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社交及溝通技巧。同時,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及社工合作籌組精神健康小組,關注學生精神及心理健康發展。本校重視家校合作,並已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宣基與家長教師會緊密聯繫,合作無間。本校設「家長學院」、「種籽家長」及「中一健康生活好開始」等計劃,鼓勵家長持續學習,積極參與家長講座、家長晚會、家長義工隊及各項家校活動;提升親子技巧,加強家校合作。 |
校風 |
本著基督教文化,致力以關愛培育學生成長,建立嚴謹而純樸的校風,發展學生良好品格。本年重點是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國家和世界有承擔的公民。透過課堂、早會、周會、論壇等推展品德教育,又於九月開學的承諾日以「砥礪同行.厚恩新民下」作主題,讓學生藉著參與集體承諾行動,於25周年校慶與全體師生校友砥礪同行、繼往開來,發揮宣基人特質,厚恩新民。為鞏固學生對國家的敬愛、加強國家安全意識,全年以活動「國家安全」、「國民教育」、「道德價值」及「公民責任」作為目標方向,深化學生「守法」、「尊重」、「具同理心」、「有承擔」、「具誠信」等正向價值。本年將加強教導學生正面價值觀,推動正向情意發展,以面對多元的環境轉變。 |
學校發展計劃 |
以3年為校務發展週期,本校2021至2024年度的關注事項為「推動深度學習,培育懂得自我激勵的學習者」和「深化學生正向、具同理心的生命素養,培育學生懂得尊重,成為社會、國家和世界有承擔的公民」。本校將繼續以學生為本,透過小班教學、增聘外籍老師、舉行多元化學術活動及締造良好的語境等,使學生具備扎實穩固的語文能力,並推動生涯規劃、STEAM教育及公民教育。另一方面,本校亦會塑造學生正面人生價值觀及自我形象,培育學生品格及素養,拓寬其視野及經歷,培養學生正面價值及生命素養。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宣基先後引入「翻轉課堂」、「學思達」教學法,配合「自攜裝置」政策,學生一人一機,使課堂教學適切地回應電子教學的範式轉移。與此同時,宣基藉推行「星期四專業學習社群時段」、「星期五教師專業培訓」、「『跟‧卓師』學習計劃」、「推展優秀課堂範式」、「建立教育專業網絡」、「教師師友計劃」、「訂閱ASCD教育資訊」等,優化教學團隊,掌握教育脈搏,增強創造與創新能量。除此,校方推動教師採用教育局資優教育及基本法教育網上基礎課程等資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與時並進;並與姊妹學校視像交流,拓寬教師教育經歷及視野。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學習經歷,以豐富學生學習歷程。當中課外活動包括音樂及藝術類、體育類、學術類、服務類與其它興趣類共80多項,例如管弦樂團、科研校隊、編程校隊等。此外,另設14項學生籌組的學會,包括中文學會、天文物理學會、環保學會等,提供更多機會讓新高中學生擔當領袖,豐富他們的其他學習經驗。還有,我們深信透過義工服務能擴闊同學視野、接觸社會各階層,2022-2023年度義工總時數為11030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