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致力推行母語教學,強調「兩文三語」,中英並重。語文科教時增加,並建設中文天地、英語天地及英語自學中心,塑造良好語言環境,透過多元化活動,提升語文能力。<br>英文科推行全校小班教學,並引入跨學科英語教學模式,提供多元化英語教學活動,包括英語話劇課程、英文早會、英文週及澳洲/加拿大英語遊學團等;此外,亦安排外籍老師教授會話課及課後會話小組,提升學生英語溝通能力和自信。<br>本校以英語教授及考核中一至中三級數學科及綜合科學科,亦以英語教授高中級數理科目,並使用英文版課本上課,增加學生接觸及運用英語的機會,以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將來更容易銜接大學課程。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於2017年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科學教育學習領域)。本校向來透過「教學啟導計劃」、「TOD計劃」、「同儕觀課及交流計劃」及「教師學習社群」,改善教學;藉集體備課,進行教學研究及設計,提升教學成效;並建立「教師資源中心」,促進相互交流,共同進步。<br>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及學習能力方面,我校希望能培養學生掌握9個關鍵學習習慣,以成為一個盡責的終身學習者。透過協調各科目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實踐運用這些學習技巧,促使學生能更有效學習。同時亦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感,以使對學習更有信心。<br>在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方面,我校增加校園英語佈置及各活動的英語元素,讓學生沉浸於豐富的英語校園環境。同時也推動跨學科英語學習協作,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共建教學策略,增加學生課堂內外的英語學習經歷。<br>此外,藉全方位學習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擴闊視野。設立獎學金、學科獎、學業進步獎及積極學習獎。初中課程因應學生不同能力而設計,照顧學習差異。初中實施跨學科課程整合,善用教學資源。初中開設生活與社會,以幫助學生正面地認識自己及成為負責任的公民。<br>本校亦致力推動STEAM教育,建設STEAM實驗室。目的是讓學生建立堅實的知識基礎,提高他們對科學、科技和數學的興趣,強化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及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二十一世紀所需要的創造力和設計思維。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本校會給予學生適切的選科輔導,讓學生能就個人興趣、天資和能力作最佳抉擇。<br>2. 課程重點:初中級推行分別以價值觀教育、中華文化,及健康教育為主題的跨學科專題研習,旨在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如堅毅、關愛)及共通能力(如協作能力、創造力)。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推動課程發展以照顧學習多樣性,加強不同學習階段的拔尖補底工作。英數及綜合科學採協作分組教學,按學生能力分組教授,提升教學質素。各學科因應學生能力設計課堂活動、增潤及剪裁課程、安排課後延伸學習活動及朋輩學習小組。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及關愛校園,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訓導及輔導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等。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額外人手及外購專業服務,例如:言語治療小組、校友學業輔導計劃等。本校亦非常重視家校合作,定期與家長溝通。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於1999年成立,多年來致力實踐家校合作的理念。學校重視家長工作,定期舉辦家長晚會及家長日,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br>另外家教會又舉辦多項活動,如家長學堂、家長團契、親子旅行及家長茶聚等。此外,家教會熱心協助籌辦各類活動及參與家長義工服務,如舊書買賣、家長也敬師、年花義賣及內地山區助學扶貧等。家長積極參與,協助推動學校發展,使學校不斷進步,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
校風 |
校風純樸,嚴而有愛,學生守規自律,待人有禮。<br>推行生命教育,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公民意識及良好品格。<br>透過朋輩輔導計劃,建立學生支援網絡,促進互助互愛,建立關愛校園。<br>體藝班:培養多元智能、終身興趣及健康自我形象。<br>中一歷奇活動:幫助學生訂立目標,增強自信及發揮潛能,促進合作互勉。<br>中一班際操行比賽:透過比賽及獎勵的正面強化,使學生能夠自律守規。<br>心聆大使計劃:識別學生發展需要,給予成長輔導,培養解難、溝通及人際關係技巧,提升抗逆能力。<br>操行再培訓計劃:透過歷奇訓練、社區服務及嘉許獎勵,讓犯錯學生學習承擔責任及重新改過,建立成就感。 |
學校發展計劃 |
1. 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及學習能力<br> - 培養學生成為盡責永隆人(Responsible learner)必備的9個關鍵學習習慣(Key Learning Habits,KLHs)<br> - 培養學生共通及跨課程學習能力<br>2. 提升學生英語水平<br> - 讓學生沉浸於豐富的英語校園環境<br> - 增加學生課堂內外的英語學習經歷<br>3. 促進學生身心靈健康<br> - 學生關注愛護自己身體,養成健康體魄(Physical Wellness)<br> - 學生體察自己情緒與心靈需要,建立正向生命態度(Social-Emotional Wellness)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藉「級會議Form Meeting」建立團隊,提升訓輔及班級經營技巧;建立教師學習社群,提升教與學效能。曾參加香港教育大學「優化課堂學習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自我評估及延續學校發展(教與學)計劃」,達致自我完善。<br>為了提升教與學的效能及加強教師團隊的專業能力,本校於2019年起參與了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成立「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以強化老師共同備課、觀課及議課的知識及技巧,從而發展自我完善機制。<br>本學年安排多位資深經驗教師進行「公開課」交流活動,將課堂開放予來自其他教學領域,和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進行觀課觀摩。透過觀課後的評課交流活動,能學習同儕的良好的教學設計與計劃,也能讓施教老師聽取同儕的專業意見,提升自已的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 |
本著「培養興趣,發揮潛能」的宗旨,本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共達40多項,多由專業導師任教,分別有學術、體育、音樂、文化藝術、環保及服務等,讓學生有愉快的校園生活。此外本校透過一年兩次的學習活動日,與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表演及校外比賽,以建立學生的自信和發揮多元潛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