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1. 在初中,本校有部份班級以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教授數學、綜合科學、地理和普通電腦科。同時,學校也逐步安排讓其他班級的學生多用英語學習各科目。<br>2. 中一、中五及中六採用分組英語教學,以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學習需要。中一四班分為五組上英語課。中五和中六四班進一步分為六個小組,以提供最好的照顧。<br>3. 英文科教師團隊強大而富經驗,英語教師已通過英語基準測試並完成所需的專業培訓,專科專教,專注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br>4. 每逢周四皆設為English Thursday,加上各班的英語早會主題分享、英語大使活動、結業禮、畢業禮、運動會等,均以英語進行。夏季英語日營由英語為母語的教師主持。我們還與姐妹小學合作,向他們提供語音和口語課程。<br>5. 我校組織了新加坡和澳洲英語學習之旅。即使在疫情期間,我們也積極參加國際環境守護者青年會議(CEI),為學生提供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討論環境問題的機會。<br>6. 設立常規閱讀課(逢周一、二、四)、跨級師生「閱讀沙龍」與好書分享、閱讀報告獎勵計劃、多個漂書角、滲透式校園閱讀活動等,讓學生多接觸中英雙語具營養的讀物。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以專業知識主導:參照教學理論、各科最新課程與考評要求,持續反思並實踐有效之課程與教學策劃、施教及評估方法。<br>2. 推動混合學習:各級各班皆推行BYOD政策,除了常規紙本材料,全校師生也熟習運用電子學習平台作學與教之用。學校相信兼取實體與電子教學之長,有助提升學生學習效能,並建立他們的自學習慣。<br>3. 課程配合時代需要,除科目知識外,更著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習慣與態度。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提供多達14個選修科目供高中學生選擇。<br>2. 課程重點:校本課程經驗豐富,除增強學生不同學習領域的基礎知識外,學校於中一與中二設立常規的「STEM」學科課程,著重培養解難能力;初中設立綜合人文科,著重概念應用與歸納能力;綜合科學科則著重探索與研習能力,購置大量先進實驗儀器,包括分子生物實驗設備,並以二人小組進行實驗,讓學生更投入於學術的探究。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學校從課堂、課業、延展活動和行政方面制定各項拔尖補底措施,以照顧學生差異︰<br> a. 按學生能力分班,中一、中五、中六主科分組上課,並調節課程和教學策略;<br> b. 安排課後功課輔導班與增益課程;<br> c. 於高中選修科目按能力於課後舉行導修或輔導課,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適切提導; <br> d. 透過校際學術比賽、班際學科比賽、演辯、外出考察與參觀、校園推廣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應用和延展課堂學習的機會。<br>2. 學校推行「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政策,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模式融合教育 |
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動融合教育,推動老師及其他專業人員共同為有特殊需要學生訂定支援措施。學校成立學生支援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輔導員及教學助理,連同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學生提供言語治療、社交及學習技巧提升等支援。本校亦與各專業人員緊密合作,定期進行個別會議及評估,並適時向家長匯報學生的進展及與家長檢視措施的成效。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重視與家長溝通,使學生於成長和學習方面獲得更佳照顧。家長對本校的評價非常正面,家校合作關係良好。 |
校風 |
校風純樸,秉承校訓「修己善群」的精神,建立同學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良好品格,並以貢獻社群體現更高層次的道德情操。 |
學校發展計劃 |
1.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br>2. 加強價值教育,實踐正向人生。<br>3. 提升學生共通能力,裝備學生職涯技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1. 六成老師具碩士或以上學歷,而校長更持有博士學歷。全體教師具學士學歷培訓。而所有中英數老師具專科培訓,也全通過語文基準。<br>2. 專業支援:學校恆常舉辦教師培訓活動,持續讓教師掌握業界與社會動態。獲師資培訓專家擔任專業發展顧問,促發教師的教學反思。<br>3. 學習型組織:教師樂於接觸新事物,並願意彼此分享,為提升學生水平而共同貢獻,會通過共同備課、同儕觀課等形式交流教學心得。 |
全方位學習 |
延展活動是正規課程的延續,內容豐富,形式多元化,包括:<br>1. 學術比賽隊與學會(近年獲取多項國際、本地比賽獎項);<br>2. 體育校隊;<br>3. 樂團(近年斥資約20萬提升器材)、校園電視台等文化藝術小組;<br>4. 學生會、領袖生隊、四社、朋輩輔導大使、制服團隊、社會服務團等服務組織;<br>5. 興趣小組等。<br>以及全校參與的領袖訓練,讓不同才能的同學盡展所長。另大量資助同學參加校外及海外活動,提供獎學金及資助,獎勵及支援同學參加國際青年會議、短期課程、考察參觀、海外生活體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