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學校重視兩文三語。本校在不同班別及科目採用了英語授課,亦在指定科目以跨學科英語授課(請參閱「2023/24學年開設科目」及「2024/25年擬開設科目」的資料)。另設校本特色英語課程如英國文學、傳媒英語等學科。學校額外聘請外籍老師,營造英語學習環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開設校本課程,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如傳媒英語、英國文學等,提升學與教水平。本校致力加強學生英語學習環境,除推出校本英語課程和傳媒英語課程外,並與國際英語演講會合作推動英語演講。同時,本校大力推動閱讀,透過全校推廣、閱讀時段及好書介紹,加強學生閱讀能力。學校近年積極參與教育局課程改革活動,如推行英語種籽計劃,語文課程領導支援等。學校已舖設全校無線網絡及添罝平板電腦,透過推動電子教學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潛質優厚或具不同才能的學生得以發揮。STEM課程方面,學校自編校本課程,當中包括機械人編程、手機應用程式製作、虛擬實境、擴增實境、3D建模及打印及遊戲開發,課程設計亦以跨學習領域元素為主軸,透過結合科學、藝術、設計與科技及數學課程加強學生跨學科學習能力。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初中設有英國文學、傳媒英語。<br>2. 課程重點:本校成功申請教育局「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在全校提供無線網絡覆蓋和購買平板電腦,促進「自主學習」及「電子學習」的推行,提高學習成效。另外,學校重視透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學生曾參加「學習如此多紛」專題研習比賽,多次獲全場總冠軍,學生的研習能力受到肯定。學校致力營造英語學習環境,本校開辦英國文學及傳媒英語兩個校本課程,亦同時舉辦英語課堂延伸活動、例如英語日、演講訓練及話劇表演等。學校亦會每年舉辦海外交流團,同學有機會到英國、澳洲等地與當地人進行深入交流,增強英語能力,並了解當地文化。此外,本校透過持續的課程調適、鷹架教學,照顧學生多樣的學習模式。資優教育方面,本校透過校本資優計劃,由中一級開始培養資優學生發揮所長,並按年級及程度推薦及資助他們參加大學舉辦的資優課程,學生有機會與不同學校的資優生交流。本校生物、科學和數學科派出學生參加奧林匹克比賽,同學獲一等獎佳績。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透過教務委員會、輔導委員會、學生支援委員會、班主任及任教老師,連同兩名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合作,全面照顧學生多樣性。 |
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運用學校發展津貼、學習支援津貼和社區資源,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家校合作 |
與家長教師會緊密合作,推動各種親子活動。 |
校風 |
嚴謹與關懷並重,以文化藝術、制服團隊、義工服務及體育活動為核心,提升同學的自信及歸屬感,使同學養成「自律、自愛、自省及肯承擔」的精神。 |
學校發展計劃 |
1. 推動STEM教育,提升學生解難能力、創意思維及對學習的興趣。<br>2. 透過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正向教育,培養正向元素。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加強與專業團體緊密聯系,製訂適切校情的專業培訓政策,舉行講座、座談會、工作坊等校本專業發展活動:鼓勵老師積極進修,並推動教師參加校外研討會及離岸考察等。 |
全方位學習 |
學校透過多元化活動,鼓勵同學走出校園,體現全方位學習精神。學校設立四社、四十多個學會、五支制服團隊及不同興趣小組。成立英語演講會,邀請演講界知名人士,訓練學生英語演說技巧。推動音樂、舞蹈等藝術。體育方面則成立精英隊作重點培訓,屢獲學界田徑錦標賽、排球錦標賽獎項。此外,學校每年舉辦海外交流團,包括前往英國及澳洲等地方,亦與內地多所中學結成姊妹學校,定期進行探訪交流活動,讓同學有更多機會與不同人士接觸,擴闊視野,展望將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