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類斯中學
聖類斯中學

香港第三街179號

提供喜悅的學習,和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並重的教育。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陳鴻基神父 (文學士、神學士、教育碩士、教育博士)
校長 易浩權博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辦學團體 鮑思高慈幼會
宗教 天主教
創校年份 1927
校訓 學識與虔敬並重
學校佔地面積 約 10,0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25"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3
全校教師總人數 55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2%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9%
特殊教育培訓 45%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23%
5-9年 17%
10年或以上 60%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宗教教育科、普通話、博雅教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生物(中三)、化學(中三)、普通電腦科、英國語文、地理、歷史、生活與社會、數學、音樂、體育、物理(中三)、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視覺藝術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歷史、中國語文、倫理與宗教、宗教教育科、視覺藝術、博雅教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延伸單元1及延伸單元2)、物理、化學、生物、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地理、音樂、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語文政策 本校主要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宗教教育科、普通話、博雅教育及視覺藝術(高中級別)除外],透過中文及英文廣泛閱讀計劃、英語話劇比賽、中文及英文辯論比賽、英語朗誦比賽及普通話朗誦比賽等活動,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為所有中一新生提供課後英語強化班。
學習和教學策略 聖類斯中學跟隨慈幼會會祖聖鮑思高所倡導的預防教育法,務求營造一個愉快、開放、信任和共融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養成自律精神,虛心追求學問;做一個尊重宗教、重義守信、斯文有禮、愛護別人和熱心服務的人。<br>1. 提供多元化高中課程選修組合。 <br>2. 於各級設博雅教育課(一個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並重的校本課程)。<br>3. 培養學生能自立學習。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多元化選修科目以配合學生的興趣及能力。每位學生可從選修科中選讀2-3科。<br>2. 課程重點:英語語言藝術(中一至中二)、班主任課(中一至中六)、閱讀課(中一至中六)。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利用「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學生不同學習需要。策略:能力分班教學;小班教學<br>(在初中,中、英、數科目均會實行小班教學);協作教學/共同備課;全級附加教學/小組額外輔導課;為成績優異的中四至中六學生提供「增潤課程」;為成績較弱的中一至中六學生提供課後「鞏固課程」);多元化教學/學習/考核模式(專題研習/IT/小組討論/學習歷程檔案);課後學習小組;於圖書館課教授學習/閱讀技巧;「大哥哥」計劃。
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透過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教學助理,並與不同專業團隊合作,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教師﹑教學助理﹑社工﹑教育心理學家等專責人員。學校除設有功課及測考調適安排,同時亦靈活運用津貼外購專業服務。例如:購買臨床心理學家到校服務,為有情緒困擾及行為問題的學生提供心理治療服務;購買「職業治療」服務,為書寫能力有障礙的學生提供個別訓練;提供「專注力」及「執行技巧」訓練,教導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的學生提升自我管理等學習技巧;舉辦「生涯規劃」課程,為學生探索人生出路;舉行家長講座及工作坊,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獨特成長需要。參與「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為自閉症學生提供社交小組訓練。還有各類開拓潛能課程和活動,如戲劇治療訓練﹑桌遊小組﹑動物輔助治療小組等。學校亦定期就校本措施或校外支援作檢討,以確保其成效。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中文課程分主流及第二語言課程。高中非華語學生可選修文憑試課程或國際考試(中文)課程,亦可報讀應用學習中文。
家校合作 過去三十年,家長教師會盡力協助學校發展。未來,家校仍會充份合作,貫徹學校的教育宗旨。
校風 1. 我校校門常開,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提供他們一個愉快、舒適的學習環境。 <br>2. 我們的校規不多,希望能夠培育學生有自律、自覺的精神。 <br>3. 我們的師生關係融洽,老師以愛來感化學生的心,學生以感恩心來回報老師。<br>4. 我們強調空間和自由,讓學生培養好學、自學的習慣,並能獨立自發地組織活動,發揮潛能。<br>5. 我們有適度的宗教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宗教情操;有循循善誘的個人輔導,令學生明瞭高尚品格的重要;有各類的活動和比賽,培育有強健的體魄、熱愛生命、愛人惜物和負責任的學生。
學校發展計劃 二零二二至二零二五年度三年發展計劃:<br>關注事項一、通過各科組協作不同類型的活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建立閱讀文化,提升中英文能力。<br>關注事項二、建立正面價值的校園,實踐校訓「學問與虔敬」的精神。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透過舉辦工作坊、講座及研討會等,著力提升老師專業水平及教學質素,以配合學校及教育改革的需要。
全方位學習 共有39個校隊、學會和學生組織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機會。部分活動如下:<br>1. 全方位學習日 <br>2. 校隊訓練和比賽(包括學術,體育,音樂等等) <br>3. 中一迎生暑期活動計劃<br>4. 領袖訓練計劃 <br>5. 學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