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除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普通話、家庭生活教育、外語課程外,所有學科均以英語授課。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秉承基督捨己為人精神,推行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的發展。<br>2. 培養學生具備良好語文水平,中英兼擅,並能靈活運用普通話及另一外語(如日語、法語、韓語、西班牙語)。<br>3. 因材施教,在中、英、數推行小組教學(每組約廿五人),加強學習成效。<br>4. 依據課程發展處的教學大綱設計各科課程,通過適切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發展多元共通能力,培養創意思維及解難能力,樂於與人溝通協作及利用電子資訊科技促進學習。<br>5. 鼓勵及幫助學生參加具國際認受性的考試,如英國劍橋大學國際普通中學文憑試(IGCSE)、國際英語測試(IELTS)、普通話水平測試(PSC)。<br>6. 提供體育、音樂、演講、戲劇、辯論、科學研究、財務管理、社會服務等多元化聯課活動,幫助學生融會貫通課堂所學,發展天賦,培養領袖才能。<br>7. 提供有系統的個人成長計劃,幫助學生藉著不同活動(包括生活技能及正向態度體驗營、境外/國內義工服務團、海外藝術文化之旅、職場體驗計劃),從多角度認識自己,拓寬國際視野,訂定升學及就業方向,培養關社愛群精神。<br>8. 鼓勵精英學生力臻卓越,參加學校提供或推薦的語文、運動、音樂、科學、文化等資優計劃、國際比賽、海外交流活動(如亞洲辯論賽、香港及海外籃球菁英盃、維也納國際青年音樂節、星展社企計劃、模擬聯合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香港資優學院課程等)。<br>9. 設中英數課後增益班及增潤班,啟迪不同能力的學生。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詳情請參考本校網頁:http://www.hys.edu.hk/curriculum/<br>2. 課程重點:詳情請參考本校網頁:http://www.hys.edu.hk/curriculum/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請參考學習和教學策略及校風兩項。 |
模式融合教育 |
1. 因應個別學生需要,教學、考試及評估設立調適機制,支援學生。 <br>2. 因應個別學生情況,老師及社工會與家長合作,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家長成立家長小組,給予個別支援服務。<br>3. 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小組輔導服務、兼職輔導員、教育心理及臨床心理服務,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br>4. 舉辦不同類型的共融活動,推廣校園共融文化。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家校合作 |
1. 家長教師會組織不同活動,致力促進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br>2. 設不同內容的家長會及工作坊,向家長介紹學校的輔導工作、學生選科及升學資料等。<br>3. 設家長日讓家長與教師直接溝通,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 <br>4. 在有需要時,教師或社工會通過會晤或電話與家長溝通。 |
校風 |
1. 學校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社群,學校教導學生尊重自己,尊重每一個人以至學校整體的權利與尊嚴。<br>2. 學校期望學生正直有禮,舉止得體。<br>3. 同學團結互助,合作籌組各類聯課活動。<br>4. 輔導組及學校社工透過「大姐姐計劃」、專題講座、工作坊、個別輔導等不同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及增強抗逆能力。<br>5. 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啟迪學生認識自己、計劃升學及就業方向,並提供適當的升學及就業輔導。<br>6. 推行雙班主任制,加強對學生的照顧。<br>7. 推行六年啟導式生命輔導計劃──「師友計劃」:凡學生入讀中一後,即由1名導師從旁輔導。校方會安排學生與導師定期進行個別會晤,讓學生在導師幫助下建立及實現成長目標,並在品德、時間管理、待人處事、升學選科等問題上得到適切的關顧與啟迪。 |
學校發展計劃 |
學校發展計劃(2022-2025)<br>1. 提升教師的評估素養,促進學生的學習<br> (1)提升教師有效運用評估數據的能力<br> (2)優化課堂評估,提升學與教的成效<br> (3)在聯課活動中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br>2. 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成為負責任公民,致力服務社群<br> (1)優化正規和非正規課程,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br> (2)幫助學生瞭解社區和國家發展,成為負責任的公民<br> (3)提供服務機會,啟導學生主動關顧社群<br>3. 加強科技教育,幫助學生掌握未來所需要的技能<br> (1)檢視及優化與科技相關的課程<br> (2)建立創新實驗室以推動STEM發展<br> (3)通過STEM的全方位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未來所需要的技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教師專業發展委員會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活動,如教師發展日、新老師啟導計劃、課堂教學觀摩等。校內不同部門(包括學科及功能小組)因應教學發展趨勢及學生需要,籌辦不同研討會、工作坊,讓老師交流心得,提高教學成效。學校鼓勵教師參予教育局、考評局、各大學及校外機構的培訓活動,並撥款支持教師參予香港及海外專業培訓活動。 |
全方位學習 |
課外活動多元化,包括音樂、體育、科研、戲劇、朗誦、辯論、社會服務、宗教、刊物編印等。學生可按潛能及興趣加入歌詠團(共4團)、中西樂團(共4團)、運動校隊(共21隊)、劇社(共2個)、粵語/普通話/英語辯論隊、女童軍、公益少年團、學生會、學校刊物編輯委員會、科研隊(STEM)、基督徒團契及18個興趣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