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中學
循道中學

九龍加士居道50號

本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藉宣講福音,培育豐盛生命。本校致力培育學生,成為謙遜、關愛和有學識的新時代領袖。

Secondary School Profile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梁智信先生
校長 黃珮儀女士
資助種類 資助
授課時間 全日
學生性別 男女
辦學團體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 聯合教會
宗教 基督教
創校年份 1958
校訓 信以致知
學校佔地面積 約 5,200 平方米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中四 -
中五 -
中六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45"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改善學與教設施:$450
其他收費 0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53
全校教師總人數 56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96%
學士 0%
碩士、博士或以上 64%
特殊教育培訓 36%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18%
5-9年 12%
10年或以上 70%

中一班數 4
中二班數 4
中三班數 4
中四班數 4
中五班數 4
中六班數 4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中史、宗教、普通話、生活與社會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中一至中三:英國語文 <br>中一及中二:科學 <br>中三:科學(物理、化學、生物)、數學、歷史、地理、電腦認知、STEM、視覺藝術、體育、家政、音樂<br>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中一及中二:數學*、歷史*、地理*、電腦認知*、STEM、視覺藝術、體育、家政、音樂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史、中國文學、倫理與宗教、視覺藝術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英國語文、數學(及延伸單元一、二)、生物、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語文政策 本校大部份班別皆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並有優良的英語傳統,校內大型活動均以英語進行,輔以多元化活動,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此外,本校亦積極營造普通話語境。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採用以學術為主的課程架構:目標為培育學生紮實的語文基礎、數學知識的素養,以及各學科的基礎知識;亦透過各延展課程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共通能力。<br>2. 跨學科英語教學:為支援以英語為授課語言的教學政策,本校設計一系列校本跨學科英語學習課程和閱讀材料,配合各學科分別制定策略,以鞏固和發展學生以英語學習各科的能力。<br>3. 培養思考能力:各科運用不同類型的組織圖,訓練學生組織資料和延伸思維的能力。課堂教學中,重視互動教學及高階思維。<br>4. 促進學習評估:於各科推行,為學與教蒐集回饋,從而相應地調較教學策略,提高學與教的效能。<br>5. 培育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學生透過課前備課、網上課業,發展自我導向學習的態度、習慣及能力。<br>6. 重視反思學習:引導學生訂立學習目標,及定期反思檢討改進。<br>7. 閱讀計劃:包括中一每循環週二節及中二、中三一節的閱讀課,初中閱讀獎勵計劃。各科在課程設計中亦備有課外閱讀資料,積極推動全校的閱讀文化。<br>8. BYOD計劃:於2022-2023學年起在中一至中六全面推行,運用各種電子學習策略,增加課堂及課後互動,提升學生參與度。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 高中共開設十三個選修科目及數學延伸單元一及二。所有學生均可修讀三個選修科。<br>2. 課程重點:以校本課程為主的初中科目及課堂包括:跨學科英語,中文科、英文科及跨學科專題研習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個別級別或科目會以學生的學能分班,英、數皆設有補底課程,以照顧學生差異。在拔尖方面,設有「優才薈」,甄選於不同領域有潛質和出色表現的同學,參與為資優同學而設的特別培訓。於課堂教學,老師會設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教學效能。老師亦積極使用電子教學,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模式融合教育 在特殊教育統籌主任、特殊教育支援教師、學校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的協助下,全體老師均參與支援有學習需要學生。<br>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安排不同的小組活動及個別輔導-言語治療、職業治療、藝術治療、生涯規劃、執行功能訓練、社交小組、動物治療及輔導班。本校為家長提供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支援摘要。<br>本校於2023-24度參與教育局的「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計劃及賽馬會的「校本多元」計劃(學習支援),支援有學習需要學生。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提供額外及適切的中文及中史學習教材;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課堂;建構網上學習中文平台及資源;在中文課堂進行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特別測考及功課調適。推廣家校合作,舉辦家長諮詢環節。
家校合作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週年大會安排公開選舉家長校董參與校政。此外,家教會也負責收集及反映家長意見及積極協助完善各項政策;再者,家長義工亦協助考試監考及其他學校活動如學校開放日。家教會每年舉辦多項活動如:旅行、茶聚、家長學堂、親子活動(如親子編程工作坊)、義工服務、以及其他家庭課程等,教會亦協助學校舉辦家長團契及家長學堂,讓家長與教師、家長之間以致家長與學生有緊密聯繫。
校風 本校校風優良,致力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同學在健康的團體氣氛中養成自律、自重、尊重別人及關心社會的作風。各級設級訓輔及生命教育統籌老師,照顧同學身、心、靈的成長,了解同學情緒及行為表現,按各級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給予適當輔導及支援。利用每循環週集會進行各級的德育教導、升學就業輔導,又按不同的需要安排講座及活動,以便提供教導、分享及溝通機會,並灌輸正確價值觀、輔助同學學習自律,成為負責任的公民。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訓輔組及生命教育組給予全力支援。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透過以下方向,培育學生成為謙遜、關愛和有學識的新時代領袖:<br>1. 提升教與學效能:2022-2025三年計劃的重點為:建立學習社群,營造正面和成長導向的學校文化,以及照顧學生的多元需要。<br>2. 生命教育:每年級設一主題,藉班主任課、集會及不同活動帶出。<br>3. 推廣基督教精神及文化:與教會合作,藉福音活動和發展師生基督徒團契,使學生身、心、靈有全面和健康的發展。<br>4. 「其他學習經歷」及「一體一藝」獎勵計劃:鼓勵同學參加不同種類的活動,追求全面發展。<br>5. 營造豐富兩文三語環境:在課堂內外,包括集會、循中電視台、校內活動,大量使用英語和普通話作為溝通語言,創造豐富語境。<br>6. 跨學科英語: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發展銜接課程和跨學科英語教材,幫助學生以英語學習不同科目。<br>7. 擴闊視野:接收海外交流生,舉辦境外學習團。每年有多項獎學金,甄選傑出學生往海外遊學。<br>8. 於初中跨學科推行STEM(創科)教育。<br>9. 加強推行電子教學,於全校(中一至中六級)推行BYOD計劃,同學自携iPad回校。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鼓勵老師積極進修,不斷增值。透過共同備課、觀課及課後檢討,試驗各類型教學策略,並於校內校外積極分享交流,提高教學成效。
全方位學習 本校鼓勵同學積極參與校內和校外活動。循道中學學生會為全港首個由全體學生一人一票選出之學生組織,級社幹事亦由各級同學一人一票選出,校內民主氣氛濃厚。本校學生組織強調薪火相傳,級社以紅、黃、橙、綠、藍五色更替,2022-2023學年更開展垂直社制度,聯繫全校上下,由高年級師兄姊帶領低年級漸趨成熟。另外,本校設有50多個課外活動社團、學生組織和校隊,亦挑選同學參加詩歌班、西樂團、搖滾樂隊、田徑隊、辯論隊及各球類隊伍,增加學生對外交流的經驗。本校為同學安排多元化課餘訓練班,包括樂器、外語、美術設計、箭藝及其他實用課程等,主要編定於星期六上課。近年,本校大力發展音樂活動以及領袖訓練,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多姿多彩。學生在各範疇(包括辯論、朗誦、音樂、體育、美術等)的校外比賽中,獲獎無數。本校校園電視製作的數學教學短片(驗證全等三角形),更在互聯網被廣傳,大獲好評。詳情可瀏覽本校網頁:www.mckln.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