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 |
1. 本校積極培養學生的兩文三語的能力。在課外,老師招募學生為「英語大使」及「普通話大使」,訓練學生朗誦、演講、擔任早會司儀等,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br>2. 舉辦的新加坡英語及領袖交流團,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信心與能力。<br>3. 初中英語課推行「小班教學」,按能力分組,因材施教。<br>4. 為了豐富英語的環境,本校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如英語區、早餐英語會話、英文週等及舉辦境外英語文化交流活動。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大學的專家及學者定期與本校老師共同備課及觀課,一起商討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習效能。<br>2. 建立積極正面文化、推廣「課後功課輔導及活動」和進行「校本學習支援」照顧學生學習差異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實施校本輔導教學,計劃包括「課後及星期六拔尖補底班」及「課堂抽離補底教學」等。另外,學校透過不同的學習計劃著力培養學生完成功課、溫習及課前預習的習慣。<br>3. 進行科目結構檢討,為學生提供適時的學科選擇:初中開設「生命教育科」及「生涯規劃課」、為高中學生安排「生涯規劃課」、推行「服務學習」及「多元學習課」、中五至六加強學習及思維能力的訓練。<br>4. 推行全校性全方位學習。 |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於高中提供廣闊的選修科目,全面照顧同學的學習需要。<br>2. 課程重點: <br>(1) 為貫徹新高中理念,打破文理商科的組別框框,提供十個選修科目,學生可按照自己興趣選擇合適的科目。<br>(2) 安排中、英及數分組上課,實行小班教學,照顧學習差異。 |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重點如下:<br>1. 設立多項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學生。2. 推行「課後功課輔導及活動計劃」協助初中同學解決日常課堂學習困難,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亦提供課後活動,減少學生課後習染不良習慣的風險。3. 設有「拔尖班」為優異學生提供額外輔導。4. 為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補底班」、「課餘功課輔導」和「補習班」。5. 暑假期間,為中一新生及高中學生舉辦補習班。6. 對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校師生一向照顧有加,設有「學習支援小組」,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調適。7. 本校提供校本教育心理支援服務,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定期駐校,提供校本支援服務,並聘請兩名學生輔導員,專責為學生設計適切的成長活動,照顧有關學生的學習差異及情緒健康。 |
模式融合教育 |
學校為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及成長需要,設立了學習支援小組,組員包括特殊教育統籌主任、多名資深老師及學生輔導員,協助學校制定校本教學及評估調適、個別學習計劃及學習支援津貼運用等政策。憑藉豐富的資源配合,希望幫助學生於學習、社交,以及自信心有所提升。為幫助在學習上遇有困難的學生,學校於長假期安排功課輔導班,讓同學善用假期之餘,亦能借此溫故知新,以改善學業成績。為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及提升朋輩的社交能力,學習支援小組開辦了不同類型的小組活動及服務,其中包括以不同義工服務為主的義工團體,期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以及服務社區的心。為了提升學生的社交技巧,小組開辦了不同的社交小組及共融活動。學習支援小組亦協助家長增加家校支援,如為家長舉辦講座,目的是希望與家長探討有效的親子溝通方法,最終達致家校合作,協助子女發揮其潛能及健康成長。再者,為了增加家長與子女了解相處的機會,小組亦會舉辦親子活動,讓學生與家長增加親子溝通的場景,促進彼此的關係和感情,家長之間亦可以互相溝通,彼此分享心得。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於上中文寫作課時安排老師入班協助,利用中國語文校內評估工具,檢查學生的進度及需要,以便提供適切的支援。 |
家校合作 |
自94年起已成立家長教師會,經常舉辦各項活動。每年皆會選舉兩位家長加入校董會。學校每年舉行多次家長日或座談會,讓老師及家長彼此溝通。 |
校風 |
重點如下: <br>1. 本校推行全人七育,尤其重視靈性及品德培育,鼓勵學生愛己愛人,關護社群。 <br>2. 歷年來皆榮獲「關愛校園」、「優異關愛校園」大獎。 <br>3. 多年來均有推行各種獎勵計劃以鼓勵學生奮發上進。 <br>4. 實行「初中班主任三年一貫」策略,每天加設一節班主任時間,以發展穩定持久的師生關係,令學生得到妥善的照顧。 <br>5. 安排初中每班一位教學助理,協助學生建立良好學習及生活習慣。 <br>6.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推行師生活動,讓學生健康成長。 |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2022-2025年發展計劃重點:<br>1. 推動價值教育,促進學生全人發展。<br>2. 透過不同的學與教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能力,促進自主學習。<br>3. 提升教師團隊及科組領導的專業。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所有教師皆持續進修,設有教師專業發展組,推動集體備課、集體評課、同儕觀課及教師專業發展日等活動,優化課堂教學。大學的專家、學者及友校的老師定期與本校老師共同備課及觀課,一起商討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本校亦為新教師進行入職輔導,推行導師計劃。 |
全方位學習 |
本校設有二十多個學會及興趣小組,分為制服團隊、學術、宗教、服務、藝術及興趣、體育六大類別。定期舉行聯課活動及專題研習活動。本校歷年在區內、外之體育、音樂、藝術及學術活動中,均獲得優異成績。 |